早間行業要聞(20221213)
【習近平:愿同海合會國家加強氫能、儲能等清潔低碳能源技術合作】
當地時間12月9日下午,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在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峰會并發表題為《繼往開來,攜手奮進 共同開創中海關系美好未來》的主旨講話。習近平強調,未來3到5年,中國愿同海合會國家在多個重點合作領域作出努力。第一,構建能源立體合作新格局。中國將繼續從海合會國家持續大量進口原油,擴大進口液化天然氣,加強油氣上游開發、工程服務、儲運煉化合作。充分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平臺,開展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加強氫能、儲能、風電光伏、智能電網等清潔低碳能源技術合作和新能源設備本地化生產合作。設立中海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共建中海核安保示范中心,為海合會國家培養300名和平利用核能與核技術人才。
【歐陽明高:15到20年 燃料電池汽車將推動氫能形成10萬億規模產業】
近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理事長、新能源動力系統專家歐陽明高在出席相關活動時發表主旨演講,其中指出:燃料電池汽車將推動綠色氫能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大發展,預計15年到20年左右發展成10萬億規模的大產業。預計2035年左右,電動汽車市場將發展成為年銷量2500萬輛,全產業鏈產值近10萬億的大產業。氫能汽車為先導,將帶動綠色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成為一個更大的戰略性產業。
【全國首個光儲氫一體化手機通信基站在廣西投運】
近日,中國首個采用“光氫儲”一體化零排放無污染電源的通信基站在防城港市蝴蝶島建成開通。該基站在國內首度采用“光伏+氫能+儲能”一體化實施三重保障,可以在各類復雜天氣條件下全天候供電。據介紹,該套自研光氫儲電源解決方案由三大模塊組成——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和翼安能安全鋰電儲能系統。光氫儲三大模塊之間有機結合起來,可以確保發電與供電過程完全零排放無污染,且該套系統可以完全不依賴外部市電,在蝴蝶島這個無市電接入的孤島上獨立智能自主運行,為通信基站全天候提供不間斷的電力供應。
【20個月878起氫泄露!從韓國氫事故看氫安全難點】
根據韓國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8月,安裝在韓國高速公路休息區的18個氫燃料汽車加氫站共發生374起故障,而從2021年到今年8月底,加氫站發生了878起氫氣泄漏(大于5000ppm),其主要原因包括了專業技術人員缺失、零部件供應以及監管體系等問題。隨著產業的發展,氫能發展的難題已經從技術、成本逐漸向應用場景轉移,從技術風險轉變為管理風險、安全風險。
短期來看,人才問題難以快速解決,但設備過載、監管不足和整改推進緩慢等問題可以在國內外運營經驗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從而避免相關問題發生。國內應廣泛吸收國外經驗,加快人才培養、健全法規制度、完善監管體系,充分考慮各類可能的風險,做好充分的預案,,才能保障氫能產業安全、穩定得向前發展。
【11月份化學原料和制品制造業價格同比下降6%】
?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受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等行業價格上漲影響, PPI環比微漲;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同比繼續下降。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同比下降6.0%,環比下降1%。
【出口提振 支撐PVC市場淡季不淡】
? 上周國內PVC生產企業檢修及因政策影響的裝置負荷提升,周度產量環比增加1.33%回升至39.36萬噸,隨著市場供應量增加,下游需求淡季,采購積極性下降,制品原料庫存環比減少5%,市場成交量維持低位,行業庫存周內環比增加。然受1月中國臺灣臺塑供應減半,及印度需求旺盛,PVC出口量連續2周增至5萬噸以上,出口需求利好,支撐上周市場價格堅挺小漲。
【大宗商品“內強外弱”格局有望延續】
? 近期,大宗商品市場“內強外弱”格局明顯,國內商品市場走勢明顯強于外盤。分析認為,地產支持政策及防疫政策調整對近期國內市場信心帶來提振,國內大宗商品市場走強。在全球經濟下行背景不變的情況下,長期看大宗商品“內強外弱”格局有望延續。
【全球市場需求減弱 國際油價創半年來最大單周跌幅】
11月以來,國際油價步入下跌軌道,近期受到美國汽油庫存意外增加以及市場需求預期進一步疲軟的影響,國際油價進一步走弱。截至上周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023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跌至每桶71.02美元,2023年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至每桶76.10美元。美油周內累計跌幅為11.20%,布油周內累計跌幅達11.06%。兩油價格均跌破80美元大關,并創下近半年來最大單周跌幅。展望后市,隨著歐盟和七國集團(G7)等對俄油“限價令”的實施,市場情緒或將進入新一輪博弈,而國際油價波動則將進一步加劇。
【北方稀土:擬牽頭組建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
? 北方稀土12月12日公告,擬與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共同牽頭組建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公司與中國鋼研集團作為主要出資方,擬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注冊新公司作為創新中心總部。公司每年擬投入不低于1億元支持創新中心建設,連續支持5年,主要用于創新中心人才引進、關鍵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及創新平臺建設等。